欢迎光临!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溪瓜学园>>西瓜栽培实用技术>> 文章
西瓜炭疽病及其防治
发布时间:2007-11-20 作者:无 浏览量:581次

西瓜炭疽病及其防治

炭疽病是西瓜常见病害之一,多在西瓜生长的后期发生,也是收获后贮藏运输中的主要病害。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温室、大棚内,西瓜炭疽病日益上升,越发严重。

(一)症状

幼苗发病,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茎基部受害,病部缢缩、变色、幼苗猝倒。成株期叶片、茎蔓和瓜果都可受害。叶部病斑,初为水渍状圆形淡黄色小斑,后变褐色,边缘紫褐然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和小黑点,病斑扩大后互相融合,易引起穿孔,叶片早枯。茎蔓和叶柄受害,病斑长圆形,微凹陷,先呈黄褐然色水渍状,后变黑色,病斑若发展至绕茎蔓或叶柄一周,引起全茎蔓或全叶枯死。果实受害,先显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迅速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凹陷的暗褐色至黑褐色溃疡斑,上生许多黑色小粒点。潮湿环境下在溃疡斑上产生粉红色粘状物,严重时病斑连片,果实腐烂。

(二)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拟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在土壤里越冬。种子也能带菌传病。病菌在种子上2年后即可死亡。

越冬后的菌丝体和拟菌核发育成孢子盘,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是田间病害的主要初次侵染来源。潜伏在种子上的菌丝体可直接侵入子叶引起幼苗发病。

分生孢子主要通过流水、雨水、甲虫和人畜活动进行传播。

(三)发病条件

湿度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如相对湿度在87%~95%时,病菌的潜育期3天;湿度降至54%以下,病害就不能发生。发病温度范围在10~30℃之间,而以24℃为最适宜,因此在低温高湿(多雨)的环境下发病最盛,温度高于28℃时,发病很轻。

(四)防治措施

1.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种;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种,清水洗净后催芽、播种。

2.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选择前茬种植大田作物的田进行轮作倒茬。保护地栽培,保温的同时,要注意及时放风降低温度,减少病害的发生;浇水时,选择晴天浇水,浇水后要进行通风降低温度;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3.药剂防治。可用6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登录

电话: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社区桃李路48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