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陶俑对话现代课堂,南唐风韵浸润童心
千年陶俑对话现代课堂,南唐风韵浸润童心
——横溪社教“南唐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允公小学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6日下午13:30,横溪街道社教中心特邀南唐二陵文保所社教部金峥老师走进允公小学阶梯教室,为六年级全体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跨越时空的邂逅”的南唐文化主题讲座。活动以南唐二陵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陶俑为线索,通过生动讲解、互动问答与多维度文化对比,带领学生穿越千年,感受南唐历史与艺术的独特魅力。
开场:从成语到文物,开启千年对话。讲座以成语“始作俑者”为切入点,金峥老师巧妙引导学生思考陶俑的历史意义,并展示南唐二陵出土陶俑的珍贵影像。同学们通过观察陶俑的服饰、形态与神情,初步感知南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工艺水平,开启了一场与千年前文明的对话。
深入:探秘陵墓瑰宝,纵览陶俑演变。在“南唐二陵”章节中,金峥老师详细介绍了陶俑的起源与功能,结合考古发现,生动还原了南唐二陵的历史背景。随后,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陶俑特点,同学们直观感受到陶俑艺术从秦汉到唐宋的演变脉络,进一步理解了南唐陶俑承前启后的艺术价值。
升华:剖析艺术价值,激发文化认同。金峥老师重点讲解了南唐陶俑的工艺技巧与审美特色,强调其作为历史载体的重要性。她提到:“陶俑不仅是陪葬品,更是古代社会制度、服饰文化与信仰体系的缩影。”同学们在聆听中逐渐领悟到文物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互动:知识问答促思,文创礼品励学。讲座尾声的“知识问答”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抢答,展现出对南唐历史的浓厚兴趣。答对者获赠南唐主题文创礼品,包括陶俑仿制品、诗词画册、插页笔记本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文化种子在欢笑中深植心田。
意义:融合教育与传承,润育人文素养。本次活动是本着“寻根地方文化,乐享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旨在通过沉浸式课堂激发青少年对历史的探究热情,培养其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允公小学六年级师生纷纷表示,讲座不仅拓展了知识视野,更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千年陶俑静默无言,却在一场跨越时空的邂逅中,与少年们的心跳同频共振。南唐风韵,正以温柔而有力的方式,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延续生机。



横溪社教中心 图/文:池敦云 审核:钟骏峰 发布:施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