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居民学习园地>>校本研修>> 文章
做实、做活、做强: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与重点
发布时间:2017-11-26 作者:庄俭 浏览量:384次

做实、做活、做强: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与重点

庄俭

作者:庄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终身教育处

摘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亦强调指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总结推广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成果,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区辐射作用,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协调发展机制

出处: 《终身教育》, 2016 (6) :42-4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201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亦强调指出:“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总结推广社区教育实验区建设成果,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区辐射作用,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协调发展机制”。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加快实现“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的目标,教育部联合多个部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功能定位,以及发展社区教育的路径和工作重点。

一、做实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

发展社区教育必须在一个能够提供便利学习的环境中,按一定的形式和计划,带有明确或隐含的教育目标,以引发学习为导向进行知识、技能和文化的交流和传授。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终身教育体系由学校教育、工作场所教育和社区教育构成,学校教育主要关注接班人的教育,工作场所教育关注在岗人员的与岗位技能相关的教育,而社区教育是“为社区内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所以,社区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将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真正建成覆盖人的一生的教育服务体系。

做实社区教育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基础。发展社区教育就是要提升社区为市民提供教育服务的能力,《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乡镇(街道)、村(社区)是实施社区教育的主体,“乡镇(街道)社区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活动,指导村(社区)教学站(点)的工作。村(社区)教学站(点)为居民提供灵活便捷的教育服务。”同时,《意见》对省、地、县的社区教育机构的功能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省、各市(地)可依托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职业院校、以及社区科普大学等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统筹指导本区域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要提供教育服务,必须把解决学习场所、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习渠道、建立教师队伍(专兼)等事项放在突出的位置予以解决。要指导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把开发社区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开展社区教育教师培训等事项放在突出位置。社区教育不能泛化,不能将文化活动、体育活动都等同于社区教育;也不能形式化,市民讲座和培训班不是社区教育的全部;更不能娱乐化,将唱歌、跳舞、看电视、看报、看书都等同于社区教育;避免造成:“场地不落实、人员不配备、数字一大堆”的现象,也要避免“社区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做法。

二、做活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途径

社区教育以“社区”为载体,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开展正规、非正规与正式、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为市民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服务。没有“围墙”、没有“门槛”,做活社区教育,集中体现在一个“多”字。

推进主体“多”。社区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也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培育多元主体,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一条原则。发展社区教育可以有效整合开发各类教育资源,除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参与外,还包括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社区文化中心、相关行业企业、社会培训机构等,都可以为市民的学习提供各种服务,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社区、社会资源共享模式。

开展形式“多”。 社区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在各地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创造了许多新的学习方法,《意见》明确提出了:“在组织课堂讲授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探索团队学习、体验学习、远程学习等模式。”。另外,除了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外,提供教育服务也是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为方便社区居民灵活自主学习,可开设学习超市、提供学习地图等。

提供内容“多”。社区教育必须要满足市民对终身学习的需求,其教育内容是多样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社区教育中,广泛开展公民素养、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活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社区教育不仅要满足市民对终身学习的需求,还要通过社区教育,推动市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面向人群“多”。社区教育受众除了老年人,还要面向青少年“开展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面向学生家长“开展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法治社会、科学生活、安全健康、就业再就业、创新创业、职业技能提升等教育培训活动”,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思想道德、民主法治、文明礼仪、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面对社区各类残疾人“提供学习服务”,面向农民“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向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开展教育指导与培训等”。

发挥作用“多”。社区教育不仅满足了市民对终身学习的需求,更需要“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在开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区居民的自主参与,注重“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注重“为社区内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三、做强社区教育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

《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参与率与满意度显著提高,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坚持“实验”。社区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立足实验是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好方法。自教育部2001年正式启动社区教育实验工作以来,在200多个“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共同努力下,为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精彩纷呈的经验,如:上海徐汇“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四川成都“院落学习吧”、山西太原“市民大讲堂”、浙江杭州“学习共同体”、北京大兴“新市民培训”、上海杨浦“三区联动”等,对如何解决社区学习场所、如何开展市民培训、如何拓展学习方法、如何解决学习资源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各地的基础差异较大,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尽相同,我们要推进社区教育的继续发展,坚持实验。“从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推进社区教育特色发展”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一条原则。

体现“专业”。社区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相比,起步晚,时间短,相应的研究也非常少,但是社区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例如:如何开展对老年人的教育,其教与学有什么特点?,如何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为教育所用,其基本方法是什么?如何推动市民的自主学习,我们可以提供什么帮助?目前此事社区教育工作的同志,都是半路出家,需要边摸索边工作,这对推动工作也带来一些影响。所以,《意见》明确提出:“加大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力度”,“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开设社区教育相关专业,鼓励引导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社区教育工作”。

重视“制度”。制度建设是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意见》明确提出: “研究制定社区教育办学机构指导性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办法”、“科学制订社区教育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统计制度”、“逐步完善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进入和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及激励机制”。我们在开展社区教育实验的过程中,也应该将成功的经验、成功的做法,上升到制度、上升到标准,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的基本制度,使社区教育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社区教育不是一场运动,它是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项事业,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发展它、完善它,是每个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登录

电话: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社区桃李路48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