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溪瓜学园>>西瓜栽培专家坐堂>>西瓜病害防治>> 文章
西瓜细菌性枯萎病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17-03-16 作者:费明宇 浏览量:582次

西瓜细菌性枯萎病如何防治?

()为害症状

西瓜细菌性枯萎病又叫西瓜细菌性萎蔫病、西瓜青枯病。西瓜细菌性枯萎病在嫁接西瓜上发病快,自根栽培的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开花结瓜期发病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莲部受害处变细,两端呈水溃状,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杈及叶片首先出现萎蔫,中午明显。病情逐渐发展,收缩莲蔓向上扩展,叶片向上渐次萎蔫,似缺水状,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图西瓜细菌性枯。根茎外表症状不明显。剖萎病的病莲和病叶开茎蔓用手捏挤从维管束的横断面上溢出白色菌脓,用干净火柴棍或小刀刀尖沾上菌脓轻轻拉开可把菌脓拉成丝状。导管一般不变色,根部也未见腐烂,是与真菌性枯萎病相区别的重要特点。

()发病规律

西瓜细菌性枯萎病是系统性侵染的维管束病害,病菌由黄瓜甲虫传播。黄瓜细菌性枯萎病过去国内未见报道,近年浙江丽水地区、吉林、长春已见发病。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可侵染葫芦科香瓜属、南瓜属、西瓜属的植物。黄瓜和甜瓜较南瓜和矮瓜易发病,生产上应予以重视。自根栽培的没有发生的记载,嫁接栽培的发生普遍。连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质黏重,土壤偏酸;氮肥施用过多,植株生长过嫩,虫伤多易发病。栽培过密,株、行间郁闭,通风透光差;种子带菌,育苗用的营养土带菌;有机肥没有充分腐熟或带菌,早春温暖多雨或夏天连阴雨后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时;连续大雨或暴雨易发病。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不要和烟草、果树相邻种植;育苗的营养土要选用无菌土,用前晒三周以上。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需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2)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3)适时早播,早移栽、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移栽时汰除病、弱苗。

(4)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5)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6)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施用的有机肥不得含有本科作物病残体。

(7)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8)地膜覆盖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9)及时防治害虫,减少植株伤口,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发病时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病穴施药或生石灰。

(10)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

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浇水时防止水滴溅起,是防止该病的重要措施。

(11)采收、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造成伤口;采后贮藏在低温冷藏库中。

2.化学防治

(1)浸种剂。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100万单锋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喷施用药。50%(丁、戊、己)二元酸铜(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胶悬剂400倍液;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3)保护地栽培。10%乙滴粉尘剂,或5%百菌清,或10%脂铜粉尘剂,1千克/亩。

(4)药土。3%米乐尔颗粒剂1份十47%.王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份十干细土30份混匀。隔7-10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5)注意事项。发生该病时往往同时伴生疫病,如伴生疫病,应与72%克露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交替喷施。发病严重地区,播种后,用药土作覆盖土,移栽时用药土围根,效果较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登录

电话: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社区桃李路48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