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细菌性果腐病防治方法
西瓜细菌性果腐病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
细菌性果腐病主要在西瓜和甜瓜植株的子叶、真叶、蔓和果实
上表现症状。果实发育期,病果音先在果皮上出现直径几毫米的水渍状凹陷斑点,此后病斑迅速扩展,边缘不规则,呈暗绿色,后逐渐加深成褐色,果面病斑扩大汇成片状大斑块病区,这时病原菌向内渗人果肉,果实出现腐烂。严重时,果实表面病斑出现龟裂,并溢出黏稠、透明、琥珀色的菌脓,不堪食用病果中的细菌亦侵染种子,并通过种子传播蔓延。
(二)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种子和土壤表面的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在埋入土中西瓜皮上可存活8个月,在病残体上存活2年,种子表面和种胚均可带菌,带菌种子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种子萌发后病菌即侵染子叶,引起初侵染。病叶上产生的病菌借风、雨、昆虫及灌溉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人,形成多次再侵染。果实发病后在病部大量繁殖,通过雨水或灌溉水向四周扩展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高温、高湿的环境易发病,特别是炎热季节伴有暴风雨的条件下,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传播,病害发生重。
(三)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
严禁病区种子传入,田间发现病株当地销毁。
2.选用无病、抗病良种,并进行种子消毒
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次氯酸钠3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净,催芽、播种。
3.农业防治
用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合理整枝,减少伤口;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蔓、病叶、并深埋;对表皮发病轻微且已成熟的西瓜,及时采收,减少损失。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1:(0.5-0.8)的200-240倍波尔多液,20%噻菌酮6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铜(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连续防治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