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社区教育优秀培训案例评比的通知
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社区教育优秀培训案例评比的通知
各社区教育中心:
为加强社区教育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优秀培训案例评比活动对提高社区教育教师业务水平的积极作用,为社区教育教师在培训研究中搭建平台,并更好地交流推广社区教育培训的成功经验,区教育局教研室决定组织开展2013年社区教育教师优秀培训案例的评比活动。希望各社区教育中心认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
江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附1:江宁区社区教育优秀培训案例评比要求
附2:江宁区社区教育优秀培训案例评审申报表
附3:培训案例撰写说明
附1:
江宁区社区教育优秀培训案例评比要求
为规范江宁区社区教育优秀培训案例评比工作,促使社区教育教师培训案例评比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培训工作。现制定2013年江宁区社区教育优秀培训评比要求。
一、名称:全称“江宁区2013年社区教育优秀培训案例评比”。简称“案例评比”。
二、案例上报截止时间:
三、案例评审:由教研室组织评审。评委3—5人。评审办法采用匿名评审。
四、案例要求:
1、标题应体现一个鲜明的主题。
2、情景描述。简要叙事事例或现象发生的背景和经过。
3、反思和分析。对事例或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案例中的事例主要是在平时社区教育培训中的典型的培训案例。须具备真实性、典型性、问题性和借鉴性。案例字数以不超过4000字为宜。
4、推荐的案例需文字稿一式1份,标题为宋体、二号、加粗;正文为仿宋体、小三;正文中的项目标题为仿宋体、小三、加粗。A4纸,Word打印。为了体现评比的公正性,案例中不得出现作者的单位和姓名,否则不予评比。案例以各社区教育中心为单位上报案例电子稿、案例评比申报表各一份(样式见附件2),发送江宁区教研室张俊松处,邮箱:zjsong001@163.con
五、获奖数量、奖级及比例:
奖级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人数不超过10%,一、二等奖之和不超过30%,一、二、三等奖之和不超过70%。
六、凡是在区级以上各类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奖的不再参评。
附2
江宁区社区教育优秀培训案例评审申报表
编号:SQJY
姓名 |
|
性别 |
|
职称 |
| |
工 作 岗 位 |
|
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时间 |
| |||
申报案例标 题 |
| |||||
评审意见 |
等第: 评审签名: | |||||
|
|
|
|
|
|
|
附3
培训案例撰写说明
一、 培训案例撰写的意义
1、社区教育教师撰写培训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提高培训效果的一种方法。通过撰写培训案例,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促进教师自我教育和专业成长。
2、撰写培训案例的过程是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和好的培训做法与指导自己在培训实践中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教师在培训工作中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在培训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训案例是教师培训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也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培训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是教育培训研究的宝贵资源,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 什么是培训案例?
案例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是培训实践的叙述性记录,它描述的是在培训实际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受培训者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这类案例的收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培训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
社区教育培训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应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培训案例记叙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对培训出现的问题、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培训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培训行为与艺术,以及对该个案记录分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培训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培训方法、培训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
培训案例就是一个具体培训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三、 培训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培训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培训内容的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培训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培训的思路,描述培训的过程,还要交待培训的结果—某种培训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员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5、评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是自评,就事论事,有感而发,也可以请专家点评、深化。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培训教育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发。
四、 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培训经历或培训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培训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以往的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到案例的主体即被培训对象那里去询问、调查他们的真实感受。
3、培训案例与其他的作品有区别。培训教案和培训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培训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培训措施的简要说明;培训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培训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是对培训中的事件、故事的记录和反思,它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与培训论文相比,培训案例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兼有议论和说明;在思维方式上,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对生动的培训“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培训对象、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培训的利弊得失。
案例与培训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培训情景的描述,但培训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
4、撰写的培训案例要有价值性。通过对培训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培训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能为其他教师分享培训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