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居民学习园地>>学习在线>>家庭教育>> 文章
家庭教育——赏识教育(3)
发布时间:2011-10-06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218次

家庭教育——赏识教育(3)

原则之二:尊重孩子——学会倾听 学会请教

  尊重孩子是六大原则的核心,如果仅做到信任孩子,不注意尊重孩子,那么这种居高临下的信任是苍白无力的,也不会被孩子认可。

  如果把信任孩子形象比喻为一只手高,另一只低的话,这种信任是居高临下的,那么尊重孩子则是“两只手一样高的平等,人格上的平等。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看得起,也就是在人格上尊重孩子。而现实中孩子的地位是低下的,家长总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孩子,替孩子作主,不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随意打骂孩子……总之亲子关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能在尊重上找到原因。

  学会倾听。

  家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尊重孩子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实孩子的心理话最想告诉自己的父母,为什么现实中的许多孩子却不愿与家长交流呢?原因在于我们不会倾听孩子讲话,不是嫌孩子烦,就是认为孩子的思想幼稚,在孩子说话时忙于做其他事情等等。久而久之,孩子觉得你不尊重他,也就不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你了。如果你能坐下来,眼睛注视孩子的眼睛,孩子就会觉得你尊重他,他就会把心理话告诉你。

  有的家长,家里来了客人,与客人谈话时,孩子在旁边插几句,发表自己的看法,家长总是呵斥:“孩子懂什么,快到一边去!其实孩子发表看法有几大好处:一是孩子愿意把家长当成朋友而与大人交流;二是孩子理解大人的萌芽;三是孩子积极思维,是训练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家长应该眼睛注视孩子,鼓励孩子把话说完,鼓励孩子参与讨论。如果不想孩子说话,家长可以这样说:这孩子真不错!思维好活跃,时间比较紧,你先到一边去玩,晚上爸爸再来听你的高见好吗?注意:爸爸说话算数的哟!

  我们学校曾有一位数学老师,上课提一个问题,刚提完,有位学生马上随口说出了答案,老师气恼了,呵斥道:“你好像很逞能,你能不能不说话,每次提问你总是胡搅!孩子能接话茬有许多好处:一是说明孩子正在积极思维;二是孩子想表现一下,希望老师夸奖他等等,老师这样训斥,说不定孩子再也不开口抢答题了,说不定一位天才的数学家就这样被老师扼杀在摇篮里了。老师完全可以课后找这位学生谈心:“你是一位很不错的孩子,每次老师出的题你总是快而准地回答,你好聪明,老师好喜欢你,你看班里的同学还有不会做的,我想考考他们,老师想让你配合一下,暂不作声,把答案的秘密暂时隐藏起来好吗?”这位学生肯定会说“好!而主动配合。有一次,我听一位新调进的老师上课,老师喊一位同学答问,这位同学刚开口说了两句,老师打断说:“不要说这些大话,说点实在的,继续说!”然而这位同学一张嘴完全被老师给堵住了,怎么启发也不开口了。

  有位上小学的孩子,母亲问他怎么成了结巴,他说:每天你只是忙工作,我又有好多话要跟你说,但你总是没时间,跟你说话时不知从何说起,加上又紧张,说起话来慌得很,这样不知不觉就成了结巴。

  我平时注意倾听女儿的讲话,有时发现女儿心情不好,就主动问她是不是碰到什么困难,然后认真地倾听女儿道出原委,最后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愿意和父母谈心,愿意向父母倾诉委屈,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盼望能在我们这里得到一些鼓励,一些安慰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鼓励、理解、安慰、支持这些心理营养的需要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对批评、训斥、冷漠的感触也越来越深刻。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用哭声表达自己的委屈,您回报他以训斥,他不会认真地思考,下次有了委屈,一般说来,他还照哭不误。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向您诉说她自己认为的委屈,而你不等她说完就批评,就训斥,她就要想,想得很多很多,觉得说了也无用,反而挨训,不如缄口不言。很可能,这批评训斥就成了一把锁,锁住了孩子的心灵之门。遇到这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痛痛快快地把心里话都倒出来。对与不对,先不忙着下结论,更不必忙着打断孩子的话,切不可急不可待地批评、训斥孩子。

  如果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闸门在父母长年累月的抱怨与指责中关闭了,再想开启时不是念一句“艺麻开门的咒语就可以了事的。父母要想扭转孩子,必须先走进孩子的心灵,做一个“地下工作者”,让孩子感到你是自己人的时候,你的忠言才会顺耳,才会奏效。

  倾听是尊重孩子效果奇佳的方法。通过倾听,你了解孩子;通过倾听,孩子锻炼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培养了孩子豁达坦诚的品格。倾听的好处实在太多了,愿我们的家长都能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里话。

  学会请教。

  不少父母为教育孩子彻夜难眠,焦头烂额,到处打听教育方法。其实,一旦我们的家长从真正意义上懂得了尊重孩子,也就会自然地向孩子请教。向孩子请教,就是研究孩子是怎么想的,研究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是什么,取得孩子的积极配合。我们说,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教育者本人的态度、行为和方式,最直接最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什么,必须明确他需要什么。不是家长自己怎么想就怎么来。向孩子请教这个方法,最能体现互动的教育规律。

  农民种庄稼都知道,庄稼最需要的养料是最好的养料;厂长经理们也懂得使顾客满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那么我们教育孩子也应该如此,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社会上有不少干部想提拔得到重用,天天在研究领导需要什么,然后去投其所好,结果很难办的事变得很容易了,这就是读懂领导。只有读懂孩子,家长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

  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是在读孩子这本“天书,不断地向他请教,经常问他:“爸爸这样做好不好?你喜欢不喜欢?怎样做你才更满意……等等。”我们很多家长一直在研究同事爱听什么话,领导爱听什么话,而偏偏忽视了研究孩子爱听什么话,只有向孩子请教后,才能讲出让孩子听了之后感到心里热乎乎、甜丝丝的话来。向孩子请教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尊重,对他的关心,并且让他自己也参与到教育中来发挥互动作用,向孩子请教,就是把孩子当老师,自己是学生,孩子自然会认为你崇拜他、看得起他。他也会自觉的为人师表而克服许多缺点。其实孩子真是父母的老师,孩子不表现出来,家长就不会认识孩子的优缺点,这是启动孩子心灵发动机的重要方法。

  尊重孩子还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有位家长为了孩子成绩好,初中三年转了五所学校,每到一所学校后,家长总是把班里的几位任课老师名字记下,然后到处打听哪位老师行,哪位老师不行,一旦发现有老师不行便又转学,孩子每到一所学校刚适应教师的教法,家长便不顾孩子反对执意转学,这位家长在帮倒忙!

  一个朋友的女儿向我报怨: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口口声声说“为我好,可他们不知道有些我是受不了,极不情愿接受的。小的时候,他们让我学小提琴,天天练,天天练,连周末都不肯放过,我就是再喜欢拉小提琴也被他们逼得厌烦了。那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周末的时候由爸爸妈妈带着到公园里玩,放学回家在楼下开心地大喊大叫,我就极其羡慕,恳求爸爸妈妈,也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可他们会板着脸说:不行!这都是“为你好”。我都快被这三个字烦死了。我觉得我就像他们养的一只宠物,为了他们的高兴而努力地表现着。

  为了不拉小提琴,我干过傻事,我曾经偷偷地把小提琴扔掉,以为没了小提琴爸妈就不会再逼我练了,那时候就边练琴边发誓:等我长大当了官,一定禁止出售小提琴……

  孩子的话很真实,不知道各位家长做何感想?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父母从大人的角度出发,以为牺牲孩子童年的欢乐为以后的人生找基础是对的,却不知剥夺了孩子享受童年快乐的权利,同时也抑制了孩子的灵性和关闭了孩子情感的闸门。

  这种方法剥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剥夺了孩子自觉自愿学习的积极性,扼杀了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这就是压制兴趣所引起的结果。

  国外有一位高级官员,发现自己的儿子天赋极好,便辞职在家潜心培养孩子。尽管他的教育方法严厉得近似于残酷,但他的儿子还是不到30岁就成绩卓著,轰动了全世界!然而当记者采访他时,这位年轻人却无比忧伤地说:我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父亲是拿我的童年和少年作代价换取了我的今天。想一想,人的一生能有几个童年和少年?”不久后,他便郁郁寡欢而死。

  损失天性,损失玩乐,损失童年应有的天真,实在是得不偿失,恰如拔苗助长。

  当然,周弘老师培养周婷婷又应另当别论,前提是在孩子玩中开发潜能,玩中学是最理想的方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登录

电话: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社区桃李路48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