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居民学习园地>>学习在线>>家庭教育>> 文章
家庭教育——赏识教育(6)
发布时间:2011-10-06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229次

家庭教育——赏识教育(6)

原则之五:宽容孩子——学会反思 学会等待

  宽容不等于放任,前者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利于孩子的生命成长,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而后者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于单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严,以完美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容不得孩子身上有一丝缺陷,实际上违反了生命成长规律。

  宽容意味着先做“同伙,后做“头领”。给孩子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诱发孩子的求知需求,成为自发的内在需要。

  曾经有一位家长,儿子打游戏机打得昏天暗地,威逼利诱不管用,最后转了一百八十度,请求儿子教他打游戏机,儿子从以为他是个狼外婆到最后接纳了他,几经曲折,终于把儿子从对游戏机的疯狂中拉了出来。

  美国有一位父亲,他发明了一种教育方法。儿子笑,他也笑,儿子哭,他也哭,儿子偏食,饭桌上这个不吃哪个不吃,他也学着儿子的样子怪声怪气地说不吃这个,不吃那个。于是就把儿子逗笑了,不想吃的东西也吃了。对孩子出现的问题,不是马上问“你怎么了,而是首先问“我怎么了”,家长先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错误学会等待,有许多曾经令人烦恼的表现,在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会自行消失。

  学会反思。

  这既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也是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孩子出了问题,我们大多数家长常常是“你怎么啦,总是在孩子身上找原因。赏识教育的观念是:“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在此,我们要学会反思,遇到问题不是“你怎么啦,而是要问“我怎么啦”,孩子出了问题,要在家长身上找原因。有的家长原想在家长培训班上学几招回去好对付孩子,最后才发现是对付自己。

  在处理儿子拿家里钱的问题上,有一位父亲是这样处理的,就是运用了典型的反思原理,这个家庭原先由母亲照料两个儿子,有一天妈妈发现家里钱少了,问两个孩子,孩子不承认。即使做了记号,老大、老二也互相推诿,弄得妈妈大伤脑筋。这位父亲意识到,不是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教育方法出了问题。他和妻子商量后,由他出面处理此事,他认为儿子拿钱原因是由于用钱渠道不畅所致。

  他对两个儿子说,爸爸当家,你们用钱可以拿,但要跟我说一声,让我心里有个数就行了。儿子先是半信半疑,后来看见爸爸十分诚恳就相信了。第二天,老大老二拿钱买东西后,等爸爸回来一五一十告诉了爸爸,这位父亲动情地表扬了他们,夸他们是诚实的好孩子。

  就这样过了几天,他又对儿子说,爸爸、妈妈挣钱也不容易,也很辛苦,是不是不该花的钱可以不花,儿子们非常理解和赞同,打这以后,两个儿子不但不拿家里的钱,而且还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时候,有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前哭,晴天哭,雨天也哭,人们都叫她“哭婆

  一天,有个老和尚问她:“老人家,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又没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人啊,怎么这么难?说完又悲悲切切地哭了起来。

  那和尚说:“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门庭若市;雨天,街上的行人又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不是就不苦了吗?

  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便听了他的劝告。从此,老婆婆天天笑得合不拢嘴,“哭婆变成了“笑婆”。

  一切都不曾改变,老婆婆的观念变了,于是她的命运发生了质的改变。

  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找到钨丝做灯泡丝之前,已用了1200多种材料做灯丝,仍不如意,于是有人嘲笑他没有成功,而他说:我已成功发现有1200多种材料不能做灯泡灯丝。”爱迪生孜孜追求,锲而不舍,最终找到钨丝做灯丝材料,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一种成功。

  日本电视连续剧《聪明的一休》里边有这样一幕:一群小和尚聚在一起看一座庙,都说这座庙建得难看,唯在一休,一声不吭地把头伸到裤裆里,看的笑眯眯的。

  其他小和尚奇怪了,问:“你在干嘛?

  一休说:“你们倒过来看看。

  小和尚们学着一休把头伸到裤裆一看,连连说:“好看,好看。

  这时老和尚过来了,一看小和尚们这个不雅观的动作,很恼火:“看什么看!把他们赶走了。赶走之后,也觉得奇怪,偷偷倒过来一看,哇!果然不一样,难怪,难怪。

  这个世界上好多事正过来看看不清,反过来从裤裆里看的时候就清楚了。真理与谬论的一步之差就在这一正一反之间。

  所以说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观念决定了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了什么样的结果。

  孩子上学以后,家长总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对劲。其实孩子并没有变,是我们家长的心态变了,变得像一面被扭曲的镜子,只看见孩子的弱点,对于孩子的闪光点却不善察觉,不去赏识。

  我早已习惯了反思,凡事我都要反思,我也教孩子、学生学会反思,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学生不会认为是件痛苦的事而会认为是件快乐的事,学生会主动配合,主动学习。学会反思,能将烦恼变成快乐,能将痛苦变成动力,也是成功者必备的一种能力。

  教育孩子信守自己的诺言得从家长自己做起。想想看,一个自己做事都出尔反尔、从不信守诺言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信守诺言的孩子呢?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常常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就轻易许诺,而事后就忘记了,孩子的希望落空了,他发觉家长在欺骗自己,在向自己撒谎。比如,妈妈嘱咐儿子,在家要听话,如果表现好,就带他去动物园。结果,孩子努力去做,表现得很好,而妈妈星期天有许多应酬,就把日期推后,而且一推再推,最后不了了之。孩子因为妈妈的诺言没有实现,感到失望,并因受骗而愤怒。此外,孩子也从中得到了一些经验。

  1、为了要达到目的,夸张一点说话、许诺也无妨。

  2、妈妈在对自己撒谎,自己受骗了。

  3、妈妈的言行不一致。

  4、妈妈是会失信的,以后不能完全相信她的话。

  5、撒谎是允许的,是一种策略。

  例如,小红自己喝水时不小心打破了茶杯,她主动告诉妈妈,没想到挨了妈妈一巴掌外加一顿骂。事隔不久,小红失手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破了,她记起上回的教训,在妈妈面前编谎话:“隔壁的小猫碰翻的花瓶,在地上打碎了。妈妈信以为真,事情就这样搪塞过去了,小红也由此学会了用谎话来逃避责任。

  中国古代有“曾参杀猪的故事。一天,曾参的妻子去赶集,他的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曾参的妻子被纠缠得无奈,便对孩子说:“你要听话,留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被哄住了。曾参妻子从集上回来时,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就上前阻止说:“不过是哄孩子玩的,怎么真的杀猪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今天你说话不算数欺骗孩子,就是教育孩子说假话。”于是,曾参杀掉养着的猪,兑现了妻子随口许下的诺言。

  家长对孩子必须言而有信,以诚相待。这样,孩子才会信任家长,有什么事,有什么想法都愿意告诉你。

  学会等待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也并非一天形成的,而我们的家长要求孩子克服缺点恨不得全部在一天之内完完全全、干干净净的完成,事实证明这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我们说:“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这就是要求每位家长以宽容的心态学会等待。孩子改缺点的规律是:在前进中反复,在反复中前进。

  有位孩子给我讲了这样一个经历,我有个毛病就是经常将桌子上的东西搞乱,不注意收拾整洁,妈妈经常批评和提醒我。有几次,我特意将桌子整理好,而妈妈却视而不见,我为了得到妈妈的赏识和鼓励,就告诉妈妈:“桌子整理干净了。这时妈妈说:“本来就应该搞干净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她的话使我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没多久,桌子又乱了,妈妈看见后又说:“我就知道你是新盖的茅厕——三天香,坚持不了几天。”这样把我的热情完全打消了。

  大约四岁吧,我家里请了一个木工做家具,我便将刨木花拾了一些拿到门外靠了墙,搬几块砖垒了一个灶学做饭,用火柴点燃了刨木花,谁知刨木花又点燃了靠墙的毛茸茸的高梁杆,火苗直冲屋顶稻草,把个茅草屋烧了大半边。这件事父亲没有打我,只是耐心给我讲清道理,他会知道我绝不会再做这种蠢事。

  我们学会等待还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即:“花苞心态。不是自己的孩子花不开,而是迟开的花可能更鲜艳,只要别的孩子花开了,自己的孩子也快了。这样,你就可能以一颗平常心去耐心等待孩子觉醒。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登录

电话: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社区桃李路48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