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居民教育>>居民参与社区活动>> 文章
牛首山风景区相关景点介绍
发布时间:2011-08-30 作者:史长根 浏览量:1135次

牛首山风景区相关景点介绍

史长根

牛首山风景区的景点主要包括:

1、牛首山弘觉寺塔(唐塔)、明代摩崖石刻、感应泉、岳飞抗金故垒、牛鼻子、牛眼睛、石乌龟、梁太子饮马池、仙窟洞、拱九峰、舍身台、观音洞、观音阁等古迹外,近年来又发展建设了、李瑞清墓及墓碑、南京市苗圃基地、国际马术俱乐部等新的观光点。

2、郑和墓及碑亭、郑和纪念馆。

3、南唐二陵(李弁、李憬)。

4、祖堂山弘觉寺庙(山门、三圣殿、观音殿、千手观音殿、慈航普渡观音船、古拜经台、玉佛殿、佛母殿、在建的大雄宝殿、虎跑泉遗址、山北献花岩的古井、石碑、神蛇洞、祖师洞(一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老庙等等。

一、牛首烟岚

牛首山被誉为“春牛首”,而与“秋栖霞”齐名。牛首山俗称牛头山。牛首山最高峰海拔243米(248m)。牛首山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森林公园,牛首山森林公园2002年4月正式挂牌运营。

  据传东晋大兴年间,晋元帝打算在建康都城的正南门──宣阳门外立双阙,丞相王导陪同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王导认为国家草创,财力薄弱,连城墙都用篱笆代替,不能大兴土木。于是,他指着正对宣阳门的牛首山的两峰,对晋元帝说“此天阙也”。元帝因此打消了建阙的念头。唐天宝年间,改山名为“天阙山”。

然而,今天我们却无法看到牛首山“两峰争高”的景观了,原来在“大炼钢铁”的年代,发现了牛首山有铁矿,数年狂采,一只牛角便做了“贡献”,当年的牛首山今已成为了一头独角牛。“春游牛首”是南京人的习俗之一,明清年找,牛首山遍种桃树,阳春三月满山桃花争艳,又有大量洁白的绣球花点缀其间,美不胜言。当时南京人倾城观赏桃花,盛况非比寻常节庆可比。

宏觉寺塔又名唐塔,因建于唐代而得名。

唐代大历九年(774年),代宗李豫感梦,在东峰建造了一座七级浮图,就是现在仍巍然屹立牛首山巅的弘觉寺塔。牛首山胜迹很多,由于历经沧桑,多半被毁,目前只有东峰尚保留了一些名胜和文物古迹,但大多残缺不全。从山的东南坡上山,首先可见的便是岳飞抗金故垒遗址,昔日古战场,今日已是草木青葱绿树掩映的林区。沿抗金故垒遗址循小路攀援上山,一路有清道人李瑞清祠遗址、玉梅庵、罗汉泉和摩崖石刻等名胜。从罗汉泉左转,傍悬崖而上,将及半山,便是文殊祠,为天然石龛,从前的建筑玲珑精致,就地形凌空而筑,真可谓“飞阁逶迤,下临无地”。向上便是兜率岩,一名舍身台,这里为牛首东峰之阳。循石磴盘旋而上,原有石垒浮图,今已荡然。台下原有殿阁,题匾为“凭虚阁”,下临绝壁,险峻异常。在悬崖的最高处便是牛首绝顶,过去曾有砖塔一座,额书“天阙山六也亭”。下为牛鼻尖,其后怪石嶙峋,参差万状。从这里极目四望,百里景色尽收眼底。其实,今存残塔已非唐时原塔,乃是明初所建之塔,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宏觉寺塔七级八面,高25米,用砖砌成。塔每面开窗两扇,每层均挑出雕木飞檐。现在该塔已微有倾斜,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梁朝,司空徐度在此兴建寺院,取名佛窟寺。唐代改名长乐寺。南唐后主李煜时又改名为弘觉寺,塔便因寺得名。宋、元、明时,寺院名称屡易,到明正德年间才又恢复原名。清代,为避乾隆皇帝之讳(爱新觉罗弘历),将寺名改为宏觉寺,塔也改称宏觉寺塔。现存的宏觉寺塔经文物部门考证,是明初重建的。

牛首山还被称为“仙窟山”,这与佛寺有关。在南朝时,许多帝王崇信佛教,大兴寺院。牛首山幽雅宁静,环境优美,是佛教徒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南朝年间有一位叫辟支的高僧,曾在牛首山两峰下的一个山洞里修身,这个山洞后称“辟支洞”。传说辟支在这里“成佛上天”,因而这个洞便被称为“仙窟洞”。梁武帝时期,司空徐度在双峰间建了一座寺庙,称做佛窟寺,后梁武帝又在佛窟寺下建仙窟寺。因此,牛首山又称为“仙窟山”。禅宗的重要宗派牛头宗宗师法融曾在此讲禅,为牛头禅宗的发祥地,此宗以牛头山为名,此山以牛头宗而名扬海内外。佛窟寺在南唐时称为宏觉寺。日军侵华期间,寺庙被付之一炬,殿宇全毁,仅存宏觉寺塔一座。现在牛首山尚存有普觉寺、宏觉寺塔、辟支洞(仙窟洞)、文殊洞、道人洞,以及部分摩崖造像等。

据说:唐太宗贞观年间慧能和尚来牛首山修行,法融曾在此谈禅,创立了牛头宗,这里便成了佛教南宗的发祥地。据《金陵梵刹志》记载:塔上的碑铭是由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撰写的,可惜这块碑今不存。  

明、清时代牛首山上古木参天,寺院依山而筑,犹如蜂房鸽舍,鳞次栉比。寺僧每于春秋二季在“天阙山房”种植兰花,以待游人。牛首山最著名的有杜鹃、幽兰和“天阙茶”。三、四月间,满山万紫千红煞是好看;每到四月初八浴佛节和腊八节,南京城内佛教徒纷纷到牛首山烧香礼佛,风晨雨夕梵音清脆;虬松修篁山林如画。有时雨后初晴,山中格外清新,轻纱般的云雾环山缥缈,令人叹为观止。

  牛首山还是一处佛教圣地,佛教禅宗牛头禅就发祥于此。牛头禅始乃唐代高僧法融,他来此修道时,仅在荒野盖一茅草陋室,以草绳结床,蒲草为垫,鸟兽为伴,夏无幔帐,冬无棉絮,十分刻苦,终于修得正果。相传他在岩上入定时,有百鸟献花,山上至今仍有献花岩一景。法融佛学渊博,善演讲,一日在寺中讲经,异常精彩,以至天上祥云三月不散。牛首山还有建于公元503年的弘觉寺,当年香火顶盛,可惜毁于战火,今仅留弘觉寺塔一座。塔高45米,共7层,外八角内四方形,隔层错角的空筒式结构,塔内木结构皆毁于雷击之火,但砖结构仍完好。虽经千余年的风雨,塔主体耸立依然,可见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水平之高。

  岳飞抗金故垒起源于韩府山,沿山脊南去直至牛首山主峰北侧,残长达4200余米。故垒完整处底宽2.5米,高约1米,垒砌整齐。 南宋建炎四年(1103年)5月,岳飞在牛首山设伏,岳家军就地取石,垒筑工事,伏击金兵。牛首山大捷后,乘胜追击,将金兵驱逐过江,收复建康(今南京)。

1130年,岳飞在牛首山大败金兵,收复建康府,牛首山闻名遐迩。牛首山景色极美,山上古迹众多,每到春季,正是牛首山游览的旺季,游人络绎不绝,此时真是“满目苍翠、桃飘李飞,青树之新萌,黄鹂之间语”,别有一番风味,“春牛首”的盛誉由此而得。牛首山春天秀美,秋天也有一派风光。俗话说的好,“登牛首不攀峰,此行恰如一场空”,登上牛首绝顶,自有一番景象,遥望长江一线,势欲浮天,百里景色,尽收眼底,南京城郭,历历在目,寥阔江天,令人神弛。牛首山胜景方算一览无遗。

此外,牛首山中还出产十分珍贵的硅化木化石,可与南京雨花石相提并论。

二、祖堂振锡

在牛首山南,因南朝刘宋大明三年于山南建幽栖寺,故古称幽栖山。唐贞观初年,法融禅师在此修行得道,后来成为佛教南宗第一祖师,山又改名为祖堂山。祖堂山高达256米,满山坡的巨大南竹,翠绿挺拔,周转松柏环绕,苍翠相映,肃穆苍劲中包含着清新秀丽。茂密的林中石径蜿蜒,百鸟啭鸣,清雅幽静。山风吹过松涛竹海,犹如世外仙境。古幽栖寺经历代兴废,遗址尚存,古拜经台、月牙池、银定桥、祖师洞、藏经楼等古迹犹可寻踪。山南面石窟相传是法融和尚曾在此入定,有百鸟献花之异,故名献花岩。山林之中还分布着伏虎洞、神蛇洞、象鼻洞等洞窟,是游客们探幽怀古的好地 方。祖堂山西南麓,有两个小山包,俗称太子墩,是南唐的两个皇帝的陵墓。

到祖堂山沿着山路,爬向山顶,循着修竹小道,沿西风岭西去,峰回路转,侧石峰奇秀,左侧千尺悬崖,即献花岩。法融曾经在岩下讲法华经,天雨宝花;被地方官请出讲大品般若,地忽大动。均表现法融精研内典,其佛法修养可谓撼天动地。现幽栖寺后有合抱古树一株,树旁有石窟,即法融入室修道处,“百鸟献花”之异即现于此。

  东土六祖:初诅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东山宗)——六祖慧能(南宗)

禅宗四祖道信门下除弘忍外,另一重要传承即法融之牛头宗,牛头宗在禅学思想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一环。牛头宗发育于三论宗和南朝玄学发达的地区,受两者的影响很大。受南方佛学的影响,牛头禅提出“道遍无情”、“无情成佛”的宗旨,三论宗大师吉藏说:“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后来天台宗中兴者湛然直接提出“无情有性说”,可见牛头宗对形成中国自身佛教宗派的巨大影响。“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一联尽显牛头禅的待色。牛头禅在禅法上重“无绝观”,认为“无念即无心,无心即真道”,所以“丧我忘情为修”,这就更接近后来慧能的“顿悟成佛”说。所以说,牛头禅在禅宗中国化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印顺法师更认为印度禅(苦修)蜕化为中国禅(顿悟),不是神会或慧能,“中华禅的根源,中国禅的建立者,是牛头。应该说,是‘东夏之达摩’——法融”。法融与禅宗五祖并称为二杰。道信之下弘忍、法融的并立,为禅宗分宗立派之始。

  法融(593——657年),唐代江苏镇江人,十几岁即精通经史,一次偶尔见到《般若》,深为服膺,即皈依佛法,后到茅山随炅法师出家。凡二十年专精匪懈,入大妙门。在牛头山幽栖寺北崖下别立禅室,潜修神观。其德行吸引遐迩僧众前来,达百余人。后来被尊为禅宗四祖的道信当时听闻法融高名,竟前往相授自己所悟的三祖僧粲顿教法门。《景德传灯录》载:“四祖遥观气象,知彼山有奇异之人,乃躬自寻访,问寺僧:‘此间有道人否?’……祖遂入山见师,端坐自若曾无所顾。”当时文人李华、刘禹锡等人对此事均有叙述,称法融“得自然智慧”,四祖“与大师相遇。性合神契,至于无言,同脐智地,密传真印,揭立江左。名闻九围,学徒百千,如水归海”。以禅宗四祖道信之尊,尚亲自前往法融处亲传衣钵,而法融竟“曾无所顾”,可见法融声名之盛,可知其对禅宗顿教法门领悟之深。

  牛头禅宗一宗传承,法融之下有智岩、慧方、法持、智威、慧思,称为牛头六祖,慧思下有佛窟惟则,惟则下有云居普智。智威门下有慧忠和鹤林玄素(玄素的道场就在牛首山不远的将军山旁的龙泉寺)、径山道钦,均为一代大德。道钦甚受唐代宗尊崇,被赐“国一禅师”称号。道钦门下有鸟窠道林,因其与白居易的问答而驰名禅林。牛头宗在唐代盛极,宋以后衰落。在金陵一带留下无数圣迹。

  四祖道信曾经同法融一道绕过小庵,看见虎狼出没。四祖立即举起双手作恐怖状。这时,法融说:“犹有这个在。”四祖问:“这个是什么?”法融沉默无语。片刻,四祖在法融坐禅的石头上写一佛字,法融见后阑然。四祖说道:“犹有这个在。”法融不解其意,于是礼拜请四祖说明要者。四祖说:“一切途径,同归于佛,无数妙德,总发自心源。所有的戒、定、慧之法,变化无穷,一一领会,但不要偏离你的本心。一切烦恼障蔽,本来就是空无的。一切因果报应,都如同梦幻一样。既不出自世俗世界,也无涅磐之路可求。人与非人,本性上是平等的。通往佛法的大道无边无际,须根绝尘俗的思维。这样的法,你巳经获得,并不缺少什么,这与佛有什么差别呢?其他没别的法,只要让你的心自在无碍,不要造作,也不要静心,不要贪欲和损害他人,不要忧虑,应坦荡无碍,住意纵横,切莫执着于诸善与诸恶,行住坐卧,随处遇缘,皆是佛的妙用。快乐无忧,这就是佛。”

四祖这一段话,旨在使法融明白佛法无边,一切烦恼障碍都将一扫而光,只要破除迷妄之心,不执着于善恶,即可成佛,即为佛。这也正是牛头禅宗的法门特点所在。

牛首山游

对望山头塔如松

山路蜿蜒若蜈蚣

随风倾听竹林海

随心逐波松涛中

三、南唐二陵——江南最大的底下宫殿

  南唐二陵即南唐先主李弁钦陵和中主李景的顺陵。二陵位于祖堂山南麓,相距百余米,其布局沿袭唐制,依山筑坟。二陵早年多次被盗,劫余器物尤为珍贵。

四、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墓位于牛首山南麓,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墓按伊斯兰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墓前台阶有四组7层28级,寓意郑和7次下南洋,历时28年,遍访4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①郑和介绍---郑和的身世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郑和约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从父亲与祖父的言谈中,年少的郑和已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父亲为人刚直不阿、乐善好施、不图回报的秉性也在郑和的头脑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给带到南京,受阉,做了宦官后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②郑和的成长

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因为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勤劳谨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此时的郑和本身所具有的优秀光荣传统和领袖才能开始逐渐显露,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 “郑”姓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由于郑和又名"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三保太监”。

③成就事业的基础

郑和能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是有其独特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的。作为燕王的亲信与随从,郑和有机会广泛接触统治阶级上层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由于他为人正直,能与燕王推心置腹,共同商量国家大事,并随时向燕王学习政治、军事及处理各类事物的谋略。跟随燕王之后,耳濡目染,郑和受教育程度又加深了一层。这一切都促使朱棣在寻找下西洋的最佳人选时,首先想到的是郑和。郑和姿貌才智,在内侍当中无人可比,是领航远洋的最佳人选。

④非凡的个人才能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⑤郑和大事年表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 马和出生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岁 明军征云南。马和父亲马哈只去世。马和被掳入明营,遭阉割。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岁 马和被燕王朱棣看中,选入燕王府服役。

1404年(永乐二年 甲申) 33岁 马和因战功显赫,获成祖赐姓"郑"的殊荣,从此改称郑和,并擢拔为内官监太监。

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岁 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

1407年10月13(永乐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岁 回国后,立即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乐七年 己丑) 38岁 九月又偕王景弘、费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乐十一年 癸己) 42岁 偕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乐十五年 丁酉) 46岁 郑和率船队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乐十九年 辛丑) 50岁 偕王景弘、马欢等人率船队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岁 郑和偕王景弘、马欢、费信、巩珍等率船队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岁 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郑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家族背景:原本姓马名和,云南昆阳(今晋宁)宝山乡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赛典赤·赡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来自中亚的色目贵族,是布哈剌国王穆罕默德的后裔,曾任云南行省平章,追封为咸阳王;曾祖父伯颜(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书平章,曾祖母马氏,祖父米的纳哈只,祖母温氏。

父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阳候,母温氏。族人自称咸阳世家。

米里金生马三宝,袭封滇阳候1。马姓是汉化的阿拉伯语“Mahmud”。马三宝33岁时,因战功御赐郑姓,改名为和。

郑和以长兄马文铭之长子为为嫡,名郑文铭,字恩来,世袭锦衣千户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郑和后裔至今已传21代。

15世纪初朝鲜所制的地图《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显示郑和时代明朝及其藩属国的世界观

纪念郑和下西洋

郑和号:

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以郑和号命名一艘训练舰。

1994年台湾海军以郑和号命名一艘仿美国"Perry"级所建造的成功级巡防舰。

2005年美国波音公司以郑和号命名将首次环球飞行的波音777-200LR。

郑和群礁:

为了纪念航海家郑和,南沙群岛中有一群礁名为郑和群礁。

中国航海节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中国的航海节,并规定全国所有船舶鸣笛挂彩旗,以此纪念1405年的7月11日,郑和首次下西洋。

书籍

2005年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 1905年至2005年 的《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有温家宝总理题词,以梁启超1905年在《新民从报》发表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开始,共108篇论文。

2005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据多种明代手钞本校注的马欢著(万明校注)《瀛涯胜览》校注。

郑和故居

郑和收长兄之长子为嫡后,迁居[南京三山街]一所大宅,为记念先祖,名之为“马府”;马府原有房屋72间,但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为夷平地。1983年考古学家在南京太平公园(旧称马家花园)出土郑和府第遗物,有龙泉窑瓷器、宜兴紫砂、景德镇青花等。

某一故事版本

郑和(1371~1435),本姓马,小字三保,明云南人。成祖时为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 助马来西亚建国,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在公元1405至1433年这段短暂的时间,总兵太监郑和所指挥的宝船船队,七次英雄式的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虽然中国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得知欧洲的存在,但并不想去那里。欧洲这个「远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羊毛和酒,对他们来说,缺乏吸引力。在这三十年之中,外国的货品、药物与地理知识,以空前的速度输入中国;相对地,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之前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权。

但中国没有!

在宝船最后一次航行后不久,中国皇帝下令严禁出海航行,并停止了所有远洋帆船的建造与修缮工作。违反禁令的商人和水手都被处死。在一百年间,举世无双的海军,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反而使倭寇在中国沿海一带肆虐。中国在对外大扩张时代之后,紧接着的是绝对闭关自守的时期。十五世纪初,中国这个世界科技的领导者,很快地离开了世界历史的舞台。就在同时,正在萌芽的国际贸易和刚开始的工业革命,把西方世界推向了现代。

当公元1498年,达伽马(Vasco da Gama)和他那支由三艘破帆船组成的船队,在前往印度的途中,绕过好望角,于东非登陆时,当地的居民向他们夸示精致镶边的刺绣青丝帽。非洲人嘲笑葡萄牙人所拿出的小玩艺儿--小珠子、铃铛、珊瑚项链、洗脸盆--而且似乎不认为他们的小船有什么了不起。村中的长老说,在很久以前,曾经有白色的「鬼」,穿着丝绸,驾着大船,到访他们的海岸。然而,却没有人知道这些人是谁,也不晓得他们来自何方。宝船就这样从世界的意识中被遗忘了。

郑和与达伽马到达非洲的时间相差了八十年。或许有人想知道:如果他们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呢?了解大明帝国海军超凡的力量,达伽马以他八十五英尺到一百英尺长的小船,敢不敢继续穿越印度洋呢?见过葡萄牙的破船,中国舰队指挥官会不会想在前进的途中踩扁那些挡路的蜗牛,以阻止欧洲人打开一条东西贸易的通路呢?

中国人绝非在历史上时常被述及的陆地民族,中华帝国在文明的伊始就是熟练又爱冒险的船民。甚至在「中国」或「中国人」的名称出现以前,来自亚洲大陆的新石器时代人类──也就是大洋洲各种不同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一千年前征服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两地。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在哥伦布之前,新大陆已经有了亚洲人的踪迹,而且许多证据显示:他们曾屡有来往,而非仅接触过一次。

为什么中国不在那时开拓殖民地?

为什么当中国在海上有绝对的霸权之后,放弃了强权? 长久以来,中华帝国的皇帝都把自己当作是一位赋予生命的父亲,不单对城邦小国如此,同时对世界上所有民族也是如此 。这种认知回应了中国固有的观念。天子既为上天之子,当然也是全天下的统治者。早在基督纪元出的几世纪,中国人已经熟知一种概念:天下之大,尽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没有所谓疆界之分所谓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假如已经拥有一切,还有什么理由要向外征服的呢?欧洲列强的侵略行为,超越了原本为了满足开拓东西贸易有利环境的需求,这种好战而类似十字军东征的殖民主义,完全和中国人理想中万能的、半神性的天子背道而驰。因此,在中国皇帝身上看不到欧洲这种观念。从明成祖身上当然也看不到这种观念,归顺中国所换得的报酬是本身的繁荣。以这种方式对待未开化的民族可以提升他们对中华帝国的忠诚度,这种远比加强驻军的兵力来的有效得多了。无论如何,明朝皇帝得到的结论,试着在半个地球之外的地方维持驻军是愚蠢的行为,因此明朝的皇帝从来没有作过这种尝试。而欧洲各国殖民强还要再过四百年后才得到相同的结论。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时间

永乐三年(1405)五月己卯,“中官郑和等赍敕往谕西洋诸国”;五年(1407)九月壬子,“太监郑和使西洋诸国还,械至海贼陈祖义等”。

永乐五年回家不久复受命出使西洋,永乐七年(1409)回国。

第三次奉命出使,至永乐九年(1411)六月乙巳,“内官郑和使西洋诸国还,献所俘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并真家属”。

第四次,据《明成祖实录》卷86载,永乐10年(1412)“十一月丙申,遣太监郑和等赍敕往赐满刺加、爪哇……诸国锦绮纱罗彩绢等物有差。”实际上该年郑和并未成行,而是驻军长乐县十洋街,并奏建长乐南山行宫以为官军祈报之所。第二年(1413),又重修长乐南山三峰塔寺;4月,“道出陕西,求所以通译回语可佐通信者,乃得西安羊市大清真寺掌教哈三。”直至这一年冬天,郑和才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等国。永乐十三年(1415)七月癸卯,“郑和等第四次奉使西洋等国还。九月壬一寅,郑和献所获苏门答刺贼首苏干刺等于行在。”

第五次,永乐15年(1417)五月十六日,郑和在泉州伊斯兰教灵山圣墓行香并勒石纪念,不久即统帅舟师下西洋;永乐十七年(1419)七月戊午,“官军自西洋还”,受到成祖的赏劳。

第六次,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癸巳,“郑和等第六次奉使西洋诸国”;永乐二十年(1422)八月壬寅,“中官郑和等使诸蕃国还,暹罗、苏门答刺、阿丹等国悉遣使随和贡方物。”

第七次,宣德五年(1430)六月戊寅,“遣太监郑和等赍诏往谕诸番国”。这时,郑和已所届花甲。宣宗诏谕下达后,郑和并未立即成行。第二年(1431)正月,他在太仓刘家港天妃宫刊勒《通番事迹碑》;十一月,又在长乐南山寺刊立《天妃之神灵应碑》,并“驻泊兹港,等候朔风开洋”。直到这一年的十二月九日,他才率船队出五虎门,正式起航。宣德八年(1433),郑和“奉使历忽鲁谟斯第十七国而还”。不久,约在宣德十年(1435),他默默地在南京辞世,终年65岁。郑和墓在南京市南郊牛首山南麓,当地群众俗称“马回回墓”。其后裔自明清以来世代相沿,定期来这里祭扫,从未间断过。

明朝祝允明记载的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航程

明朝祝允明所撰《前闻记》(1525年刻)详细记载郑和第七次下西洋行程日期及各地停留之日期,可供参考:

人数: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史、事、办事、书算手、医士、铁锚、木艌、搭材等匠,水手、民稍人等,共27550员名。

船号:如清和、惠康、长宁、安济、远之类,又有数序一二等号。

船名:大八橹、二八橹之类。

郑和七次下西洋所经过的国家和地区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共有36个: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刺加、勃泥、办门答刺、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西洋琐里、苏禄、加异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兰山、彭亨、急兰丹、忽鲁谟斯、溜山、孙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儿、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今印度半岛南端)、不刺哇(今索马里境内)。

郑和宝船的主要造船地

郑和宝船号称巨舶,其主要造船地为南京。

由于海船体积大,构造也较复杂,必须有相当规模的船坞和作坊。据《武备志》中的《自宝船厂开始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记载,郑和宝船自其建造地宝船厂出发去西洋。据《同治上江两悬志》记载:"都船厂在仪风门,即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郑和等行赏占城"。龙江船厂是在原龙江船厂厂址再向南扩建而成,越过秦淮河,直达下保、中保、上报村及三汊河地区,龙江船厂内设提举司、作房、分司、篷厂、指挥举,在造船时实行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制度。

《龙江船厂志》记载:"洪武、永乐时,起取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南直隶(今江苏)滨江府县居民四百余户,来京(即南京)造船,隶属提举司,编为四厢。一厢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出船木铁缆匠;三厢出艌匠;四厢出棕篷匠。"

《明会典》记载大规模的造船厂,拥有工匠数百人,有船木工、艌工、箬篷工、橹工等。

另:郑和宝船的另一建造地点是船队出发港福建长乐。

据统计,在郑和大航海期间,全国共造大小海船近4000艘,船场遍及全国各地;永乐年间,明朝海军拥有3800艘舰只,其中包括1350艘巡逻船,南京新江口有400艘大型主力舰。因此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断言:"在1420年前后,中国海军也许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其它亚洲国家,甚至可能超过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超过所有欧洲国家海军的总和"。

郑和大航海发展了崭新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造船与航海事业相当发达的国家,到了明朝郑和大航海时代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峰。《明史·郑和传》记载:“宝船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相当于现代船身长约138米,宽约56米,这种巨型海船充分显示当时中国造船业已经遥遥领先于全世界。至今残留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的龙江宝船厂“上四坞”、“下四坞”等作塘和水道,就是明证,作塘呈东西向,与长江的夹江相通,便于宝船下水。作塘很大,经现代实测,长约500余米,宽约40米。龙江宝船厂是明朝大规模造船基地和停泊中心之一。中国航海史研究会曾根据44.4×18丈尺寸复原制作成9桅12帆的福船(尖底)模型,作为当时郑和宝船的标准船型和尺寸。而有专家认为依据南京静海寺残碑拓片所记,结合明永乐十八年《天妃经》卷首郑和船队插图等材料考证,郑和宝船可复原为长19丈、宽4.4丈、排水量约1100吨的船舶。还有专家认为这仅是中小型宝船,大型宝船应仍维持原有尺寸。根据遗迹情况,宝船厂所造船应为平底。平底船吃水浅,可以压浪航行,它的首尾可以翘起,安全无虞,并且靠岸方便。

郑和大航海综合应用了天文导航、罗盘导航、陆标导航、测量水深和底质等多种导航手段,如《西洋番国志》所记载:“砍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这种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很先进的。

郑和大航海的重要成果是绘制了《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邸外国诸番图》,全图使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法,配上所记的针路和过洋牵星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到东非肯尼亚的慢八撒,到南纬四度左右为止,包括亚非两洲,所收地名达500多个,其中亚非诸国约占300个,相当准确地记录了航向、航程、停泊港口、暗礁、浅滩的分布,详细纪录了郑和大航海全部航程中开辟的众多新航道,重要的出航地点有20余处,主要航线有42条之多。它充分证明郑和大航海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发达的航海事业、丰富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

1、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郑和下西洋前,中国周边的国际环境动荡,主要表现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互猜疑,互相争夺.当时东南亚两个最大的国家爪哇、暹罗对外扩张,欺压周边一些国家,威胁满剌加、苏门答腊、占城、真腊,甚至在三佛齐,还有杀害明朝使臣的,拦截向中国朝贡的使团;再一个海盗猖獗,横行东南亚、南亚海上,十分嚣张,海上交通线得不到安全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响中国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极大影响了明朝的国际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一视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通过各种手段,调解和缓和各国之间矛盾,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从而把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同周边联系起来,试图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提高明王朝的国际威望.所以从明朝派遣郑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实现和平的使命.

郑和下西洋调解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周边的稳定,维护了东南亚、南亚地区稳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声望.所以,可以看出郑和的船队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不是用于侵略扩张,而是用于实现和平目的.在当时国际环境条件下,陈祖义几千人,阿烈苦奈儿上万人,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做后盾,是难以实现和平的.

李约瑟评价: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有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2、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

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东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残余势力和西北的帖木儿帝国.中国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朝末年,日本国内发生内战,部分武士和浪人为了生存便到中国沿海抢劫,到明初朱元璋时期,非常猖獗.当时明朝刚刚建立,国内还不稳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内,国防上采取被动的防御战略,在沿海省份设立卫所,在北方修长城和派兵屯边.

朱棣时期,陆海两方面对明朝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改变了被动防御战略,主动出机,陆上方向实施迁都、亲征漠北;海上方向组建了郑和舟师,震慑和打击倭寇和反明势力,并从海上实施战略包抄,对西北方向进行战略上的牵制,从而减轻明朝北部的压力.

3、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国家实施这么大的战略行动,它是多方面考虑的.在郑和船队下西洋过程中展开许多贸易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朝贡贸易.这种贸易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带有封建宗主国的性质.它通过这种形式获得这些小国对明朝宗主地位的认可,这是朝贡贸易的政治目的.当时各国都积极到中国来朝贡,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护,一方面得到的丰厚赏赐.据统计,永乐在位22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况空前.更有文莱、满剌加、苏禄、古麻剌朗国4个国家先后7位国王亲自率团前来,最多一次有18个国家朝贡使团同时来华,还有3位国王在访问期间在中国病逝,他们遗嘱要托葬中华.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种官方贸易.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双方官方主持下与当地商人进行交易,是明朝扩大海外贸易的重要途径.郑和船队除了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还有中国的货物,如铜钱、丝绸、瓷器、铁器等.这种贸易可以用明代铜钱买卖,多数以货易货.最有影响的是击掌定价法.在印度古里国,中国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郑和下西洋期间,尤其是后几次下西洋贸易规模扩大,遵循的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具备了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原则.

第三种民间贸易.这种贸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带动下出现的.它不是通过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间自发性展开的.郑和下西洋消灭海盗,维护了海上安全,开辟了航线,促进和刺激了民间贸易.据有学者研究,郑和使团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带一些中国货物在沿途进行交换.东南亚百姓对中国丝绸、瓷器、工具非常喜欢,郑和船队一到都争先恐后的划船或到码头交易,有的还请官兵到当地的集市设摊交易.当时中国主要输出的瓷器、丝绸、茶叶、漆器、金属制品、铜钱等,中国换回的主要是珠宝、香料、药材、珍奇动物等,当时中国从海外进口100斤胡椒,当地价值1两,回到国内出售20两,利润丰厚.

郑和下西洋进行的贸易活动有政治行为的贸易,也存在经济行为的贸易.

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不仅进行海外贸易,还传播先进的中国的文化.当时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还肩负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的使命.郑和出色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新的篇章.郑和下西洋传播中华文明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华礼仪和儒家思想、历法和度量衡制度、农业技术、制造技术、建筑雕刻技术、医术、航海造船技术等.

现在在海外还流传许多郑和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有三宝山、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留下郑和遗迹,表达了当地人民对这位传播中华文明的先驱的敬意.

4 、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占据着地球表面积70.8%,拥有着丰富的资源.自古以来,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与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盛衰休戚相关.我们的祖先早期创造了龙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纪初,郑和大规模远航活动,把中国古代的海洋事业推向发展高峰,对人类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是开辟了亚非的洲际航线,为西方人的大航海铺平了亚非航路.当葡萄牙的航海家达加马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抵达东非海岸时,当地人就告述几十年前中国人曾几次来到这里.他们在阿拉伯领航员的帮助下,沿着郑和船队开辟的航线顺利到达了印度.

二是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郑和航海图》就是通过大量海洋调查绘制的.这种海洋考察活动比世界记载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国的“挑战者”号进行海洋调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对航海区域进行了战略布局.郑和下西洋根据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识,在辽阔的海外选择了占城、满剌加、旧港、古里、忽鲁莫斯等地作为海洋发展的重点区域,有利于扩大海外交通和贸易范围.

郑和下西洋在海洋事业上还有许多贡献.郑和的功绩是辉煌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从30多岁开始,前后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已经60岁了,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他毅然率领船队出使,这次他再没有回来,病逝在印度的古里,时年62岁,永远的长眠在他开辟的和平的道路上.

在群星璀璨的中华英杰中,郑和不但以先于西方人航海,胜于西方人的航海技术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我觉得人们关注和研究他的最主要层面,恐怕是郑和所代表的一种文化精神: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险,征服自然的价值趋向,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决心.

郑和这种敬业献身报效国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着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优秀品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继承和弘扬,推进人类的文明。 (时平 摘自交通部《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纪念》官方网站)

【南京牛首山郑和之墓】

郑和墓,位于南京市西南江宁县牛首山南麓的周村。背依牛首山,坐北朝南,左右峦峰环抱,南面地势开阔,长江如线,浮隐天际。

墓地在俗称 “ 回回山”。的小上坡上。墓顶的封土略呈长方形,长约八米、宽约六米、高约六米。封土的前面有神道,背后及两侧绕有长约三百米的马蹄形墓圹,圹外有护墓沟,沟壁由砖石砌筑而成。

墓中埋葬的是郑和的衣冠还是郑和的遗体,是学术界多年聚讼的疑案。主要说法有二:持墓中埋葬衣冠说者认为,郑和卒于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据康熙《江宁县志》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入西洋,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 ” 可知郑和死后,遗体并未归葬国内,墓内所埋葬的仅仅是郑和的发辫。而持墓中埋葬遗体说者,根据同治《上江两县志》中记载郑和“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 ( 牛首山 ) 山麓 ” ,认为郑和虽然卒于国外,但归葬于南京牛首山。史志中郑和“卒于古里’的“古里”,即古里国,位于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今名科泽科德 (calicat) ,也作卡利卡特。与郑和所葬的江宁县的 “ 谷里 ” ,字异音同,二者之间有何联系,也需进一步考证。二说所言,各有其据。所以牛首山郑和墓中埋葬的究竟是郑和的遗体,还是郑和的衣冠,尚待确凿资料的证明。然而,郑和墓是一处与郑和有关的遗迹,则是众口一词的。它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及其葬地、卒年等问题的重要遗址。

郑和墓豕顶部曾被挖掘,使得部分封土塌陷。原墓前建刻的神道石刻,也遭毁坏。原陷于泥中的巨碑石座、单拱小桥,今亦无存。 1959 年,郑和墓重被发现。 1982 年进行初步的修葺,铺筑了直达墓茔的通路。后来,南京市再次修葺,并修立墓碑刻文纪念。

( ● 江苏省郑和研究会 供稿)

史实表明:南京牛首山埋葬的确是郑和真体

http://tech.163.com 2005-07-26来源: 新闻晨报 

南京牛首山是公认的郑和墓穴。然而里面埋葬的是郑和的衣冠,还是郑和的尸体,一直以来没有定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究竟魂归何处,成了史学界郑和研究的一个最大谜团。

最近,南京的几位专家经过多年细致详尽地研究,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牛首山郑和墓内埋葬的确是郑和真体!

同时鲜为人知的是,距离郑和墓不足千米之外,有一个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小村落,世代在此繁衍的十多户人家,是当年郑和守坟人的后裔。数百年来他们始终遵循着祖训——为郑和看坟。

史学之争 郑和墓埋的究竟是衣冠还是真体

牛首山位于南京西郊江宁区,郑和墓在牛首山半山腰。“这座山是有灵气的。”当地一位老农对记者说。

1985年政府花钱重新翻修了郑和墓,这之前它是一个鲜为外界所知的土坟。今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南京江宁区投入500万元对郑和墓进行了整修。“这么一大笔钱花在文化设施上,在江宁并不多见。”刘文庆是牛首山南唐二陵管理所的副所长,同时也兼管着郑和墓公园。

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墓道已用金山石材整修一新,除了新建的牌坊,还建起了一处500平方米的“郑和史料陈列馆”,7月5日,这里曾举行了隆重的祭墓仪式。

郑和墓地居于一个小山坡上,占地面积约二十亩,南北长300米,东西宽60米,高约8米。墓按伊斯兰风格修建,整个墓形是“回”字形,保持了回族及穆斯林葬礼的习俗、规格和风貌。

墓园的建筑充满了象征意义。据刘文庆介绍,郑和墓的墓道有1405米,象征着郑和1405年首航;墓道有4个平台,每层平台有7级台阶,象征郑和七下西洋,共有28年的航海史;郑和的石棺上刻着波涛纹与云彩,象征着郑和的远航功绩。

刘所长带着记者来到郑和墓脚下的湖边,他说这里能看到一个奇特的现象:郑和墓的墓道、石棺与牛首山的弘觉寺塔正好在一条中轴线上,而有传说称弘觉寺塔地宫中安放着郑和部分骨灰。

这座存在了600多年的墓里埋葬的究竟是什么?是郑和的衣冠还是郑和的真体,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

最新研究研究最终确定郑和确实葬在南京

“我相信郑和墓里是他的真体。”潘群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郑和研究十多年。

据潘群介绍,目前一些学者认为是“衣冠冢”的大致依据是郑和1433年4月去世于印度古里,船队同年7月返回国内。

也就是说,从郑和去世到船队返回历时3个多月。正是炎热的季节,航线又地处热带,郑和的遗体显然不可能保存好带回国内安葬,很可能葬在古里、苏门达腊或爪哇。“而葬在国内的则只是他生前的衣服和毛发。”

“郑和就算死在海外,尸体也应该回来安葬。”潘群告诉记者,《使琉球录》记载,洪武永乐年间,在外出使琉球等国的正副使者都会准备两副棺木,一旦形势危急,就要穿戴整齐躺入棺中,以备不测。如果放逐海上任其漂流,还会在棺柩上订上银牌,让见到者取银牌而不损伤棺柩。潘群说:“郑和是总兵太监、正使太监,下西洋的第一把手,作为帅将不可能海葬。”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郑和尸体是有可能被带回国内的,因为用水银保存尸体的防腐技术很早就有了。”

江苏郑和研究会学者马光汝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大将沐英在昆明病死,朱元璋下令将其灵柩运回南京,因为采用了水银防腐技术,尸体才完整地运了回来。

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郑和家谱首叙》云:郑和“归葬牛首山,赐祭田万顷,诏以立功之处建立。”

“这些都证明了郑和死后,皇帝给他赐葬在牛首山。”

郑和病逝后,明宣宗赐葬郑和于牛首山,皇帝是不会赐葬空墓的,更不会赐葬衣冠冢的。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物普查时发现,墓地附近有守坟人世代在此看守墓地。“如果这座墓只是空墓或者衣冠冢的话,明宣宗有必要命人世代在此守坟吗?”

“况且郑和是回民,按照回族、伊斯兰教的习俗,人死后均为土葬,既不可能海葬也不可能火葬。”

据此,今年7月中旬几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潘群、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季士家、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学者马光汝等,经过研究达成一致意见:牛首山郑和墓埋葬的是郑和真体。

守墓故事 守墓家族600年如一日忠心看守

郑和墓位于牛首山的正南方,它相对的正北处千余米开外有一个只有十七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庄名叫“郑家冲”,村里人都姓郑。整个村子孤零零地与郑和墓遥遥相望。这个村子里的人称牛首山为“回子山”,称郑和墓为“马回回墓”。

“我们都是郑和随从的后代,郑和死后我们祖上就给他看坟,之后我们世世代代为他守坟,为此明朝皇帝特赐我们姓郑,同时还赐给了我们一百亩良田,这些田地我们直到现在都还在耕种。”今年60岁的郑善福是郑和墓公园的看门人,他的工作是卖门票,此外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是每天打扫墓地。

“村里的老人去世时都会给家中的后人留下遗言:”逢年过节记得给马三宝(郑和)上坟‘,这个遗言已经传递了600多年。“郑善清老人须发尽白,牙齿也几乎脱落。今年77岁的他是郑家冲的长房,在郑家冲辈分最高。

郑善清清楚记得他16岁那年,第一次给郑和上坟时的情景:父亲让他规规矩矩地跪在了郑和墓前,指着坟对郑善清说:“你记住了,这是马三宝的坟,从今往后你要像对待祖坟一样看好它,不能让它损失一草一木。”从此,郑善清时不时就到郑和墓周围转转,防止村里的耕牛啃坏了墓上的青草。

“每年清明,郑家冲每家的户主都会聚在郑和墓前上香祭祀。”郑善福说,以前村中老的家谱在文化大革命时抄四旧给烧了,现在的家谱是后来整理的,上面位居首位的就是郑和。

据郑善福介绍,每年清明、冬至祭祀的时候家谱都会挂出来,家谱用大约3.5米长,6米宽白布做成,用毛笔书写。祭祀完了,每家拿回家轮流挂大堂高处三天后收起来,放置家中保存一年。

郑善清印象中,郑和墓险遭劫难是在1951年。“那年,牛首山一带流传马三宝墓里埋着小金人,这个说法一流传开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差点给郑和墓带来了灭顶之灾。”

一天,附近的村民扛着锄头准备上山扒坟挖小金人,听到这个消息,郑善清的父亲急了,他赶紧冲上山用身体护住墓地,向村民解释这是自家的祖坟,没有什么小金人。他当时声嘶力竭地喊道:“偷坟掘墓有罪,扒不得啊。”“就这样,凭着我父亲在这一带的威信,最终保住了郑和墓。”

郑和墓里到底埋葬了什么,当地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就是郑和的真体,另一说是郑和的辫子。“但不管里面到底埋了什么,它都是祖训传下来要祭守下去的。”

作者:□晨报特派记者 于任飞 实习生 殷秋平 南京报道

附:江宁祖堂山宏觉寺简介 2006-6-10

引用地址:http://www.xici.net《南京佛友放生会》发表于:

  宏觉寺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镇祖堂山,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初名“佛窟寺”,后称“弘觉寺”。清代为避乾隆帝弘历名讳,改称“宏觉寺”。宏觉寺背依牛首山,面对云台山,左右群山环抱,地理位置绝佳。山南麓就是目前江南地区最大的地下宫殿──南唐二陵。

  宏觉寺所在的祖堂山,有着漫长的建寺历史,历代多有名僧名寺在此,唐以后尤盛。祖堂山在牛首山南。因南朝在山南建有幽栖寺,又名幽栖山。唐初。佛教禅宗支派传人法融禅师驻锡于此,开宗立派,史称“牛头禅宗”,幽栖山遂成牛头宗祖天下大造佛寺,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上行下效,所以徐度不仅在牛首山建寺,“仍以余资集录佛经道书、内外诸史、医方图录,凡数千百卷,总之七藏奉之”。致使佛窟寺建筑堂皇,典籍众多。名声大振。

  此后历代均有增制,寺名亦经常更改。唐朝时曾名长乐寺、福昌院、资善院。大历九年(774年),“代宗因感梦,敕修七级浮屠”,即命人在牛首山西峰建筑一座七级宝塔,高耸云霄,后人称为“唐塔”。南唐时,后主李煜改寺名为弘觉寺。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改称崇教寺;不久,又建造一座五层高的方形辟支佛塔,后代称为“宋塔”。

  明朝洪武初年,仍名佛窟寺;正统年间,更名弘觉寺。当时的佛寺,规模宏伟,香火旺盛。据<金陵梵刹志>记载:人们进了山门,缘坡而上,即为金刚殿五槛;左右两座碑亭。相对而立;殿后有石阶百级。陡峭严整,称白云梯;白云梯上为天王殿三槛,再上为大雄宝殿七楹,前有石栏围护,下有银杏一株。围逾二丈,浓荫蔽日,郁郁葱葱。寺内其他主要建筑还有观音殿、轮藏殿、后佛殿、伽蓝殿、祖师殿、卧佛殿、文殊殿、辟支殿、弥勒殿等各三槛,方丈室十四槛,公学二大槛,斋堂五大楹,唐建舍利塔七级,宋建五级方塔一座及僧院五十四房,寺基周围共长二十一里三十步。明代盛时豢《牛首山志》更记述说:“寺之前后殿宇内,诸佛菩萨,庄严端好,皆前朝时雕塑。其缨络幢幡,炉瓶几杖,决非诸山可及。”在明代,弘觉寺“与西北之清凉,西南之峨嵋,并为圣道场地”。

  佛窟寺,千百年来,一直是南京城内善男信女、达官显贵烧香礼佛的重要去处。历代不少文人墨客也游兴勃发,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词华章。如唐代诗人韦庄《游牛首山》诗云

牛首见鹤林,梯经绕幽岑。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明初大臣胡广随同皇帝游览牛首山佛窟寺后,亦有《从游诗》云:

晓从凤辇出龙关,偶筑牛首其跻扳。

南唐古寺留碑在,西竺高僧振锡还。

百丈崖龛过鸟雀,半空钟鼓隔人间。

暂游已觉尘缘息,到此万知佛屈用。

  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皇帝名字弘历之讳,将弘觉寺改名宏觉寺。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巡游,亲自为宏觉寺佛殿题写“万法皆如”匾额。宏觉寺在清代咸丰年间遭兵火焚毁,后虽稍加修葺,规模已大不如前,但七级宝塔及庙门外相传为法融和尚手植的一株银杏树犹存。

民国期间,宏觉寺又更名为普觉寺。著名学者朱楔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两度探访佛窟寺旧迹,当时古寺“仅余大雄宝殿,佛龛尘封。荆榛塞途。寺右有杏花数十株,花事已闲,古寺无人,纷纷自开自落”。抗日战争期间,古寺又遭日本侵略军兵火焚掠,除宝塔孑然孤立外。其余寺庙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1993年5月,由南京栖霞寺震寰法师提议,经江宁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南京市佛教协会礼聘九华山观音峰宏成法师主持复建宏觉寺。1994年以来,先后募集资金3000余万元。陆续修建了部分庙宇殿堂。现任住持宏成法师,安徽无为县人,18岁在九华山天台道僧洞剃度出家。

  1984年曾主持募化修建九华山观音峰禅寺,历时10年,历尽艰辛,终使玉宇重光,功德圆满。他接任宏觉寺以来,更是多方奔走,呕心沥血。目前,复建中的宏觉寺已初具规模,飞檐翘角的殿堂,妙相庄严的佛像,殿宇参差,梵音隐约,令人浑然忘俗。

欢迎各位朋友到牛首山来旅游、观光、休闲、朝拜,探古访幽,发忧古之思情,感今生之生活。定能感慨万千,动心健体,乐此不彼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横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 管理登录

电话: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横溪社区桃李路48号

备案号: 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